
-
在總裝車間,各類分總成和零部件被組裝成一輛完整的汽車。這一車間的效率、精度、生產穩定性等因素,直接決定了汽車的質量、安全性能及交付周期。然而,總裝車間工藝流程復雜、技術指標要求高、需支持多車型混線生產,傳統的人工操作結合機械輔助的方式已難以滿足車企日益增長的發展需求。
針對總裝車間的復雜挑戰,梅卡曼德為汽車主機廠提供了性能強大、柔性易用的AI+機器人產品,已在多家汽車制造頭部企業的智能工廠中實現批量化部署,包括Vin碼打刻、儀表臺安裝、座椅投放、玻璃安裝、密封條輥壓、底盤擰緊、輪胎隨行裝配等典型應用場景。通過提升質量標準、生產效率、柔性化生產能力及縮短交付周期,梅卡曼德為車企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助力汽車制造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持續邁進。

內飾一線裝配:基礎內飾件的裝配,如儀表臺、線束、密封條等部件的裝配。
內飾二線裝配:功能性內飾件的裝配,如座椅、車門等的裝配。
分裝作業:在多個分裝線上同步進行關鍵模塊的預裝,如:車門分裝、儀表臺分裝、底盤分裝等。
底盤總裝:將動力總成、懸架、轉向系統等安裝到底盤托架上。
車身合裝:將底盤總成、車輪等分裝模塊與車身進行合裝,完成整車的基本結構裝配。
1.車身導入:AI+機器人進行Vin碼打刻

應用背景:
Vin碼(車輛識別碼)是車輛身份識別和質量追溯的重要標識。傳統Vin碼打刻通常由操作人員手動定位打刻位置,再使用打刻機完成打刻。這種打刻方式通常存在打刻速度慢、精度低、一致性差等問題。車身到位位置存在偏差,3D視覺先對車身前門進行定位,確保機器人攜打刻機順利進入前車艙;隨后,3D視覺再對車底Vin碼打刻位置進行精確定位,引導機器人攜打刻機完成高精度打刻。
3D相機結構設計緊湊,支持臂載式安裝,靈活適應復雜的車身結構。
AI+機器人柔性適配能力強,能夠快速適配不同車型的打刻需求,支持多車型混線生產。
Vin碼打刻精度及一致性大幅提高,打刻速度滿足產線高節拍生產要求。
2.內飾線:AI+機器人進行儀表臺涂膠及安裝

應用背景:
儀表臺是重要的汽車內飾件,其裝配質量對于汽車駕駛體驗及安全性都有著重要影響。傳統工藝中,采用人工搬運+機器人示教的方式進行涂膠及安裝,存在效率低、精度差、一致性差等問題。應用優勢:
3D視覺分別引導裝配機器人及涂膠機器人抓取儀表臺并定位涂膠位置,涂膠機器人施膠。隨后,3D視覺定位前車艙,引導裝配機器人將儀表臺精準安裝于駕駛室。
先進成像算法,能夠對黑色儀表臺及高亮反光的車身骨架生成高質量點云數據。
AI算法能夠快速適配不同車型儀表臺的安裝需求,實現多車型柔性化生產。
通過機器人技術和AI+3D視覺相結合,完成大重量、大尺寸儀表臺的搬運、涂膠和高精度裝配,確保了裝配質量的一致性和穩定性。

應用背景:
座椅安裝質量將直接影響汽車的舒適性及安全性。傳統的投放方式需人工搬運座椅,并將其對準車身安裝孔位投放。人工搬運和投放效率低、勞動強度大且易導致座椅和車身發生磕碰。3D視覺對型面復雜的座椅進行準確定位,引導機器人抓取并搬運至預裝位置。
3D視覺高精度定位車身B柱基準孔位置,引導機器人將座椅準確投放至指定位置。
AI技術靈活適應不同車型和工況,3D視覺能夠對位置多變的座椅和車身高精度定位,提升產線柔性。
- 3D相機采用臂載式安裝,先后掃描位于兩條輸送線上的座椅和車身,靈活度高。
4.內飾線:AI+機器人進行密封條輥壓

應用背景:
密封條安裝質量關系著汽車的密封性和防水性能。人工操作容易導致密封條安裝不牢固或出現褶皺,影響最終的密封效果。3D視覺系統能夠高精度定位安裝區域,確保密封條精準壓入卡槽。
Mech-Eye工業級3D相機體積超小,安裝靈活,隨機器人運動到B柱內側對其微小特征孔進行掃描。
支持多種不同車型,快速切換不同規格的密封條,無需頻繁調整設備。
可適應車身到位偏移,有效計算偏移量并進行輥壓軌跡糾偏,確保密封條安裝牢固、平整。
5.底盤線:AI+機器人進行底盤擰緊

應用背景:
底盤擰緊是將底盤部件通過螺栓固定到車身上的過程,關系到車輛的操控性、安全性和耐久性。人工擰緊難以保證每次的力度和角度一致,且易出現螺栓漏擰的問題。
3D視覺能夠對底盤螺栓高精度定位,實現精準擰緊。
可應對底盤部件位置多變、擰緊點分布復雜等問題,擰緊效率高。
消除人工誤差,確保每次擰緊力度和角度一致,提升產品質量。
適應多車型對應的不同底盤結構,變更車型時的維護、調試成本大幅降低。
6.外飾線:AI+機器人進行風擋玻璃安裝

應用背景:
汽車風擋玻璃的安裝質量會影響車輛的密封性及美觀性。傳統人工+機械輔助易出現偏差,導致玻璃安裝不牢固或密封不良,且效率難以滿足大規模生產的節拍要求。高精度定位車身安裝區域,精準安裝風擋玻璃,極大程度降低裝配誤差。
先進成像算法,在現場復雜光線的干擾下,可對漆面反光的車身高質量成像。
能夠自動適應不同形狀的玻璃和不同顏色的車身,支持多車型混線生產。
玻璃安裝一致性好,效率滿足高節拍生產需求。
7.外飾線:AI+機器人進行乘用車輪胎裝配

應用背景:
乘用車輪胎裝配需要高精度和高效率,人工操作+機械輔助的方式效率受限。- 自研抗反光成像算法,可對表面高亮反光的剎車盤高質量成像;3D視覺高精度定位裝配孔,引導機器人完成裝配。
- 在切換產品規格時,AI算法可快速調整裝配策略,減少換型時間。
- 路徑規劃+碰撞檢測,保證抓取和裝配的穩定性,更好適應隨行裝配。
- 已實現自動化生產,滿足高節拍生產需求,提升客戶產能。
8.外飾線:AI+機器人進行商用車輪胎裝配

商用車輪胎重量可達上百斤,人工裝配強度大、耗時長。車身置于主線滑橇上,裝配過程需隨滑橇動態進行,存在車身在滑橇上位置不固定、車輪轉向角度存在偏差等問題。- AI+機器人完成了重卡前橋、中橋、后橋輪胎高精度隨行裝配,中橋、后橋為雙輪胎裝配。
- 3D視覺系統精確提取輪轂特征并定位,引導機器人將輪胎準確裝入輪轂。
- 3D視覺能夠實時捕捉到位有偏差輪轂的三維信息,確保裝配過程的精度和效率。
9.外飾線:AI+機器人進行前端模塊安裝

前端模塊通常包括散熱器、保險杠、大燈、發動機罩等部件,其安裝過程對精度和效率要求非常高。傳統工藝中,前端模塊的安裝主要依賴人工操作,存在效率低、精度不穩定等問題。- 3D視覺能夠高精度識別定位前端模塊和車身安裝區域的姿態及位置,引導機器人精準抓取前端模塊并進行合裝擰緊。
10.質量檢測:AI+機器人進行車身定位

在進行間隙面差測量之前,車身必須經過精確定位,以確保測量結果的可靠性。
梅卡曼德AI+機器人技術已在汽車主機廠眾多應用場景中通過實際生產驗證,為汽車制造的自動化和柔性化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通過賦予機器人更精準的感知和執行能力,并結合對AI大模型的深入探索,梅卡曼德將持續賦能汽車工業的智能化升級與發展。